发布日期:2025-06-29
分享:

       本网讯(通讯员 姚顺程 焦晨晨)为深化“三下乡”实践活动内涵,在传递健康关怀的同时厚植红色基因,2025年6月28日,安徽新华学院药学院“华园药院实践团队”于马鞍山市博望区百峰村,开展“筑梦乡村,追寻红色足迹”主题红色教育活动,组织队员与村民代表走进当地红色场馆博望区百峰抗日烽火陈列馆及抗日战争山西工委办公旧址,回溯革命历史,汲取奋进力量。

探访抗日陈列馆,触摸烽火记忆

       实践活动第二天下午,华园药院青年实践团队与村民代表准时抵达“博望区百峰抗日烽火陈列馆”。陈列馆内,珍贵的历史照片、斑驳的革命文物有序陈列,无声诉说着百峰村在抗日战争时期的热血故事。

       随着讲解员的步伐,大家依次参观“日寇暴行”“全民抗战”“百峰烽火”等展区。

       在“百峰民兵作战沙盘”前,讲解员详细还原了1943年百峰村民兵配合新四军夜袭日军据点的战斗场景:“当时民兵利用地形优势,用土制地雷、猎枪与日军周旋,成功牵制敌人兵力,为大部队作战争取了宝贵时间。” 华园药院青年实践团队队员们驻足凝视民兵使用过的土枪,不禁感慨道:“这些简陋的武器,承载着先辈们保家卫国的决心,我们要铭记这份无畏勇气。

       参观途中,讲解员持续讲述动人故事,从村民冒着生命危险,穿越日军封锁线为新四军送粮,到少年机智巧妙,借拾柴之名传递重要情报……华园药院青年实践团队队员们与村民代表徐春芳认真聆听,眼神中满是震撼与触动。大家深刻体会到百峰村百姓在抗战中,于艰难处境里的牺牲与坚守,不少队员悄悄红了眼眶,默默将这份家国情怀深植心底。

重走工委旧址,感悟使命传承

       暑热正盛,华园药院青年实践团队一行转至“抗日战争山西工委办公旧址”。这座古朴的皖南民居,曾是抗战时期党组织开展工作的重要阵地。

       跨过高高的门楣,华园药院实践团队队员们仿佛穿越了时空隧道,与历史展开了一场跨越岁月的对话。会议室里,陈旧的长桌、掉漆的木椅,在透过窗棂的光影里,仿佛还留存着先辈们围坐讨论革命工作时的热烈氛围。指尖抚过桌角的裂痕,耳边似有低沉却坚定的讨论声在回响,先辈们在艰难环境中坚守信仰、筹谋斗争的身影,透过时光的缝隙,清晰地浮现在众人眼前。

       在“抗日战争山西工委办公旧址”的会议室复原场景中,华园药院青年实践团队队员们开展“红色微宣讲”。华园药院青年们结合药学专业,讲述革命时期医护人员用草药救治伤员的故事:“就像我们制作中药香囊传递健康,先辈们用草药为战士疗伤,都是在用不同方式守护家国。” 质朴的话语,引发村民代表共鸣,大家纷纷表示,要把红色精神融入日常,支持乡村发展。

       此次红色追访活动,是“华园药院青年实践团队”实践内容的重要延伸。通过触摸历史、聆听故事,团队不仅为乡村健康服务注入精神动力,更让红色教育走出场馆、走进人心,实现了“健康关怀+精神传承”的双向赋能,为乡村振兴筑牢文化根基。
       活动尾声,全体人员在旧址前庄严合影。夕阳余晖中,华园药院青年实践团队队员们深刻认识到:传承红色基因与传递健康服务同样重要,作为新时代青年,既要以专业助力乡村健康,更要以红色精神赋能青春担当,让“三下乡”的意义在历史传承与现实服务中愈发厚重。

(审核人:黄德垚 编辑:姚顺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