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学院举办教师教学能力培训会 教书育人,科研服务 — 刘利萍教授分享36年教学实践感悟

发布日期:2025-07-04
分享:

       本网讯(通讯员:韩慧慧)为提升教师教学水平,促进教学与科研协同发展,2025年7月4日,药学院组织开展教师教学能力培训会,特邀刘利萍老师线上分享36年高校教学实践与感悟,药学院众多教师参与培训。

       刘利萍教授围绕以下内容展开培训:

一、站稳讲台,筑牢职业根基

       培训开篇强调 “站稳讲台” 是教师职业发展基石。在多元教学评价体系下,同行评议、督导听课、学生评教成为教师教学水平的 “透视镜”。新教师常遇教学困境:被PPT束缚机械读稿、单向灌输致课堂互动缺失、忽略学习效果跟踪使学生成绩不佳、心理紧张影响教学发挥等。刘老师指出,突破困境需从教学本质出发,让讲台成为知识传递与价值塑造的主阵地。

二、博采众长,精研教学方法

       刘老师分享多维教学提升路径。倡导教师向资深同行、国家级精品慕课学习,甚至从优秀时事讲座中汲取表达智慧,打磨独特教学风格;善用雨课堂等工具,实现实时测验与互动,精准把握学情,激活课堂氛围;从 “知识传授者” 转型 “学习引导者”,依托Mooc、Moodle平台建设资源,以引导性问题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力;同时要关注学生课堂反应,借由精气神、板书、语调等传递专注与热情,让教学双向互动 “活” 起来;教师要通过申报教改项目,反思教学方式、内容重构等核心问题,将教研成果转化为经验传承,赋能教学迭代。

三、研教融合,双向赋能发展

       刘老师强调 “立足区域,定位方向”,地方高校需瞄准本地产业需求,深入企业挖掘研究课题,如依托海洋经济、虾蟹壳资源开展科研,精准对接产业痛点; “夯实基础,积极申报”,科研项目是经费基石,起步不分层级大小,需日常积累研究基础,重视申报书打磨与同行专家指导,提升项目命中率; “协同合作,汇聚力量”,科研非一人之功,团队协作可共享资源、碰撞思想,还可通过项目分解,让学生参与子课题或竞赛,激发学生潜能,实现育人与科研双赢。    

四、研以致用,服务社会发展

       高校科研需 “落地生根” 服务社会。刘老师分享聚焦本地中小企业的科研服务路径,以与宁波企业近10年合作为例:从协助组建研发中心,到联合申报项目(经费从15万增至300万 ),再到建立博士后工作站、助力企业人才深造,全链条展现科研反哺产业的价值,为教师开展社会服务型科研提供样板。

       此次培训,刘利萍老师以36年实践为脉络,串联教学、科研、育人、服务四大维度,为安徽新华学院教师呈现一场 “知与行” 融合的成长指引。参训教师纷纷表示,将汲取经验,在 “教书育人 科研服务” 路上深耕,以实践推动个人职业发展与学校教育质量提升,让高校教师的责任与价值在课堂、实验室、社会服务中充分彰显。

 

 

 (审核人:黄德垚   编辑:阮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