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引领校社协同 共育急救新人才——微生物教研室赴省红十字会共商急救微专业建设

发布日期:2025-06-27
分享:

       本网讯(通讯员:杨颖)为深入贯彻国家“健康中国”战略,践行“人民至上”理念,探索急救人才培养新路径,2025年6月27日上午,在教师第一党支部党员教师牵头组织下,微生物教研室在曹元应院长和刘自平教授的带领下,赴安徽省红十字会开展急救微专业建设专项考察调研。

       调研座谈会上,曹元应院长首先阐述了建设急救微专业的重要意义。他指出,该专业将显著提升学生实践技能与就业竞争力,其传授的急救知识与技能具有极高的社会实用价值。刘自平教授随后详细介绍了微专业的筹备进展,涵盖人才培养方案、教学大纲、课程体系构建及师资储备等方面。

       安徽省红十字会备灾救灾中心主任王剑锋高度认可微专业建设的必要性,并介绍了红十字会院前急救培训的成熟体系与丰硕成果。他介绍,红十字会已在全省范围培训超50万人次,其中学校人员占比约20%。培训内容涵盖心肺复苏术(CPR)、自动体外除颤仪(AED)使用、止血包扎、骨折固定等核心技能,并持续推进急救培训“进企业、进学校、进机关、进社区(家庭)”,致力于实现“家家都有急救员”的目标。

       本次调研是落实省教育厅、发改委《关于推进学校急救教育工作的通知》要求的具体行动,旨在推动急救微专业建设与党建工作深度融合。会上,双方重点围绕合作机制进行了探讨。基于前期良好基础,双方明确将共建“急救教育工作站”(安徽医科大学、安徽中医药大学等高校已作为首批单位参与合作)。学员完成系统培训并通过考核后,将获得权威的《红十字救护员证》和《CPR+AED专项培训证》,切实提升应急救护专业能力。

       双方深入研讨了微专业落地的关键细节,特别就所需的软硬件资源配置、学时学分安排、师资队伍建设等核心议题进行了充分交流与梳理。     

       此次考察调研成果丰硕,双方达成明确合作意向,教研室进一步明晰了微专业建设的方向与目标。此次与红十字会的深度交流,为微专业教学注入了宝贵的实践资源和专业支撑。 未来,双方期待在课程联合开发、师资共享互聘、学生实践实训基地共建、社会急救服务拓展等领域开展更广泛、更深层次的合作,共同为培养高素质急救人才、提升社会整体急救能力贡献力量。

(审核人:黄德垚   编辑:阮月)